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学院首页
学院新闻
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基础写作课程与学生科研的融合实践

——记我院《双十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专题讲座

作者:   时间:2018-06-14   点击数:

6月12日晚,我院于二教104举行了《双十一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基础写作课程老师李晓华教授主讲, 17级学生牟潇潇、雷雨虹、邱南森、牛凯丽、唐玉烛助讲,我院副院长王志清教授及17级全体同学出席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教授介绍本次讲座选题的由来与构想。接着,五位大一学生分别从不同角度、多个方面对“双十一”等购物节由来、发展、古今差异进行详细地分析、讲解。牟潇潇讲解了“双十一”的发展史及古代五大购物节;雷雨虹以“从清明上河图看古代购物与今日淘宝”为题展开话题,从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宋代生活全景分析古今商业市场管理制度、古代集市购物与网络购物的差异牛凯丽从古代商业中渗透的中国传统诚信文化入手,分析当今“双十一”网购下的失信行为以及它对诚信文化的冲击唐玉烛与邱南森通过分析古今快递的异同,强调了物流是“双十一”购物节得以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最后李教授从传宗接代、吉祥避害、节日狂欢、红包传情、多快好省五大传统文化理念入手,深入阐释了“双十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通过五个要点清晰、全面地分析了“双十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同学们更真切地领会讲座内容。

她指出,快乐的“光棍节”购物狂欢理念不仅体现了商人智慧与人文关怀,又实现了刺激消费与传播文化的“双赢”效益,中华传统汉字文化赋予“1”特殊意义,让一个“家族为本”的国家与“光棍”进行对比,产生强烈的文化冲击,由此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她又展示了购物节期间的相关广告设计并由此总结出“双十一”期间广告设计遵循“以红为主、吉祥避害”的规律,目的则是营造并传达欢乐的节日氛围;她还指出“双十一”晚会对于传统节日的现代仪式符号重构实际反映了中国传统民俗对仪式感的重视传统红包的数字化转型所反映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消费习惯是源于我国人口繁多、需求旺盛的国情并以此说明了“双十一”的发展繁荣的原因。

本次讲座将《基础写作》课程与大学生科研相融合,是我院积极参与学校转型发展、思考学科专业的学术化与应用型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又一次有益尝试。这种学生自拟话题、自办讲座的实践模式是教师教学观念变革的先导,是对传统教学方式、内容、形式的改革创新有效提高了学生深度分析、独立思考、勇于实践的能力,是大学基础写作课程和大学生科研计划有机结合的创新模式。

/冯靖 廖璨

地址:博学楼3栋4楼    

电话:党政办公室58102204;学生工作办公室58102360;

学科秘书办公室58105613;教学秘书办公室58105613

版权所有:亚洲必赢766net手机版(官方)APP下载IOS/安卓通用版/手机版 地址:重庆市万州区沙龙路二段780号 重庆市万州区天星路666号 

版权所有 www.alevelgcse.com

手机版
Baidu
sogou